《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资料图)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宣”、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施载人登月任务,中国人民的航天热情被再次点燃。与此同时,带来的则是新一轮的、对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讨论乃至质疑:
毕竟一方面,从最近一年、几年的情况看,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下限越来越低,“偷窃、撒谎、欺诈”无一不通。既然现实中的美国各种坑蒙拐骗,那么没有理由不相信“阿波罗”计划时的美国也是一样的德行?
另一方面,咱们多多少少对于登月计划的“首次”还是很看重的。咱们从小到大,争先进位、勇争第一的意识几乎就是浸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的。既然如此,是否是第一个登上月球、或者真正登上月球的国家,对我们当然重要。
那么,以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个确实存在并认真实施的计划,美国人是否登上过月球,为何美国现在号称要“重返月球”,却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呢?
“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
大伊万觉得,起码从美国方面公开的、登月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相关资料图片来看,“阿波罗”计划起码能够在逻辑上保证一致性。
所谓的一致性,就是计划各分系统基本能够做到紧密衔接,计划各环节可以做到逻辑自洽,不会出现某个分系统凭空蹦出来、或者某个环节被硬生生塞进去的情况。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登月计划的一致性可以说是这一计划“真实性”的极大保证。毕竟,咱们反向论证一下,如果是一个造假的计划,要做到各环节紧密衔接、逻辑自洽,计划的执行细节都能够一一对应,花的钱并不比真实的计划花的钱要少。那既然你造假都花了这么多钱了,为何不直接搞一个真实的计划呢?
发射中的土星五号
从“阿波罗”计划各分系统的研发情况看,我们就说被讨论最多的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飞船系统。虽然大多数人只知道一个土星五号,但事实上美国早在1957年已经开始了登月火箭的预研工作,要知道那是1957年,美国自己的人造卫星还八字没一撇的时候,登月火箭的预研居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登月火箭的代号叫C-1,别看C-1火箭载荷和推力增量都不足,但事实上土星五号的三级构型,飞控模块在C-1上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土星五号底部五台巨大的发动机喷口
至于土星五号被众人所知的S-1C(第一级)和强大的五台F-1型火箭发动机,其预研周期甚至比C-1火箭的预研时间还要早,早在1955年就已经开始了预研工作。在1957年其预研型号首次点火成功,1959年就在验证试验中达到了400吨以上的推力并持续了200毫秒,1961年C-1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而1960年洛克达因公司甚至连F-1型发动机的原型机全尺寸模型都拿出来了。各分系统完全是你追我赶的状态,分系统研发走在总体前面,总体又走在国家决策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现在觉得不可思议,可那确实是冷战的常态。
月球轨道交会(LOR)概念
“阿波罗”登月飞船也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阿波罗”登月飞船,而实际上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是在1958年就开始的,当时还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把人送进太空”的想法,后来演变为美国载人航天的第一个计划“水星”。到了1959年,“水星”计划同样八字没一撇、甚至连航天员还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的时候,刚成立的NASA就已经初步提出了一个载人登月的方案。1960年9月,离美国把首位航天员艾伦谢泼德送入太空还有大半年时间,NASA甚至已经开始招标登月飞船了。
又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时间,谢泼德进行亚轨道飞行也就一年,离约翰格伦实施首次地球轨道飞行甚至才过去了三个月,美国就正式公布了登月飞船的全部技术构型,连载人登月的技术方案都已经确定下来了,随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登月飞船研制工作。所以说,起码从“阿波罗”计划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来看,无论是登月火箭,还是载人飞船,研发过程和研发逻辑都是很清楚的,每一步也都有相关的研发资料和研发照片作为对应,那既然如此,计划的真实性当然是有保证的喽。
那么,为什么土星五号火箭和“阿波罗”登月飞船,在实施了6次登月任务之后就被弃之不用,甚至后来连图纸也找不着了呢?这其实还牵涉到我们上面提到的、计划的一致性问题:从设计思想上来看,土星五号其实颇具“苏联特色”,是一种专机专用型装备,尤其是它强大的推力和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完全是为了登月而设计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角度来看,用来执行别的什么任务,性能都严重过剩。同时,土星五号为了巨大的起飞推力,其实牺牲了颇多性能,比如S-1C级比冲只有263秒,这个数据拿到现在来看实在是不够看。
更何况,土星五号从研发到真正发射,花了60多亿美元,这个数据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亿美元。而作为对比,1960年下水的“小鹰”号航空母舰的造价只需要4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发射一枚土星五号火箭就等于往天上扔一艘航空母舰,饶是NASA不断氪金,也禁不起这么烧钱……所以,登月计划在实施了几次并证明了美国自己的科技实力后,只能告一段落。但即使如此,最后一枚生产序列号SA513号的土星五号火箭,也有自己的去向,作为天空实验室在1973年被发射进入了太空,结束了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历史。
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历史结束后,“阿波罗”系列登月飞船的历史还在持续,在1975年实施了一次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同时执行了几次“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任务。但事实上,连载人登月还没有真正做到,NASA又开始盘算下一代载人飞船的研发计划了,1969年4月,NASA正式将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列入预研,并明确提出要将可复用性和降低成本作为计划的要件。
1974年,也就是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开始的前一年,美国就开始建造首艘试验航天飞机“Enterprise”,并在1981年进行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这样,美国从“阿波罗”飞船到航天飞机之间的技术过渡,也就这么无缝衔接上了。总之,航天飞机其实是美国在充分使用、并对“阿波罗”飞船和土星系列火箭的优势劣势做了充分了解之后,拿出的替代方案。当然,航天飞机轨道器后来一不便宜,二不安全,并没有实现NASA初期设计的目标,可谓是NASA交的最大的一笔学费,这个算是后话了。
“阿尔忒弥斯”计划为啥这么难
在简要分析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一致性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美国后来再也没有复刻“阿波罗”登月计划、现在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一样磕磕绊绊了。
前者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典型的冷战计划,不管任务性价比,甚至也不管人命,能把人扔到月球上就算胜利。在12艘“阿波罗”飞船中搞死三名航天员、差点搞死三名航天员,事故率高达1/6,这个事故率已经算是高得惊人了。这种方案搁在现在别的不说,光是6艘登月飞船花相当于现在2000亿美元的高价,就足以让国会老爷把这份计划扔得远远的……毕竟,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搭载猎户座飞船的SLS运载火箭
而目前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呢?大伊万认为,恰恰是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中的经验导致了摇摆不定。从SLS的性能看,完全就是一个先进的、复刻版的土星五号。按理说用SLS登月完全足够了,但是美国又不太甘心,到底是复刻一个类似于六十年代的月面突击任务、赶在中国前面把人扔上去就算胜利,还是用重型猎鹰、进行多次发射和月球轨道对接、强调计划的可持续性甚至科研价值等……目前美国自己也不确定,这就是传说中的“五心不定输个干净”。
当然,美国自己目前的工业能力下降的也比较厉害,别的不说,之前负责研制土星五号S-1C和F-1发动机的洛克达因喷气,目前早已堙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这些因素杂糅起来,决定了美国现在哪怕是复刻先前的阿波罗计划,也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历史有的时候并不是呈现出线性向前发展的,呈现出螺旋发展的趋势其实也完全正常。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一方面,也就不要过分纠结“阿波罗”计划的真实与否了;另一方面,在大伊万看来,“阿波罗”计划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经验和教训。现在美国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上的踟蹰,更是给我们交出去的、免费的学费。
这让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安安心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自己的登月计划,按照效益最大化的路子来,最后的计划实施效果和收益,绝对会好于“阿波罗”计划甚至目前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大概就是这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