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意义非凡。
(资料图片)
其不仅是一部百看百新的奇书,同时也能极大程度反映清代贵族社会的众生百态,封建时期某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客观存在,而其丰富且精致的民俗文化与节日风俗同样是历史真实写照。
例如起源于早期祖先信仰和春祭的清明节,在《红楼梦》中便有所呈现......
有清一朝,虽然是资本主义萌芽与市民阶层扩大的繁荣时期,使得清明节风俗内涵极为丰富;但它同时也属封建专制达到顶峰之际,因此在这时又显得等级森严、礼仪颇多,十分讲究。
我们如今的清明节主要分为两大习俗:一个通过扫墓来祭奠祖先,另一个则是踏青郊游。这看起来似乎更加简约、清晰,但其实这也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演化,最终得来的。
以前的清明节风俗很复杂,而且因为时代性质,显得极为讲究。尤其是某些大家族,对于清明节风俗更加重视,毕竟这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自身的身份与地位。
《红楼梦》书中,对于清明节这一部分描写有四处之多。不过总结下来,其中与相关风俗主要有两大类别,即:祭柩与放风筝。其实这两项,某种程度上也算祭祖、踏青习俗的前身。
首先,我们来看在书中描写较多的“放风筝”。排除清明节的大背景,风筝意象其实也依旧是书中比较着重的一部分。
——《红楼梦》中,最早出现清明节放风筝的是第五回中。
当时宝玉初入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到的画面与判词:有两人在放风筝,画面中有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坐着位女子正在掩面哭泣。
旁边的判词写道: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判词中的“清明涕送江边望”点明了“清明”这一时节,而画面中两人放风筝,则表示“放风筝”是当时民间在清明节时的一项重要风俗。
在第二十二回中,虽讲述的是贾府过元宵时的热闹景象,但在猜灯谜时,探春作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很快就被贾政揭晓:是风筝。这里虽然不是直接对清明节放风筝的描写,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风筝是当时清明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则是对“清明放风筝”这一风俗最详细的一回。
当时正处于暮春清明时节,林黛玉重建桃花诗社......
一天当众人都诗意盎然时,一只娇红的风筝从贾赦院内飞入,诗社成员们放风筝的雅兴便被激发,七手八脚地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有的搬高凳,有的捆剪子股,有的拨籰子。
宝钗等都站在门前,让丫头在院外宽敞的地方把风筝放起来。最终以众人手中的风筝一一断线飞离散场。
这里诗社成员和丫鬟们放的风筝,都是书中之前提到的京制的、价值连城的豪华风筝。
除了做工精巧以外,这些风筝也造型各异:有凤凰、鱼、螃蟹、美 人、红蝙蝠、大雁等各种造型;有的还带响鞭,能发出钟鸣的声音。
可见黛玉他们放风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将风筝送上天就可以了,在做工、造型等方面上也颇有讲究。此外,最后众人将风筝线剪短让风筝随风而去也有“去晦气”的说法。
风筝虽早在战国时期便初具雏形,唐宋时期春日放鸢的习俗也已经形成,但在明清以前,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并不多见。
明代以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祭墓、放风筝多为寒食习俗,清代,这两项习俗则多见于清明,放风筝更是在江南盛行,北方也有这样的习俗。
——说完放风筝,我们再来看祭柩烧纸的习俗。
《红楼梦》中,对祭柩烧纸的描写在第五十八回。
——贾琏在清明这日备好年例祭礼,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宁府的贾蓉也同族人各办祭祀前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贾府祭墓是在寺庙中进行的,而不是像普通百姓一样业祭。
这是因为历史上,帝王的祭祀之地一般在先帝陵寝;宗室贵族则将先祖灵牌供奉于寺庙中;只有百姓的先人坟冢才位于郊外。
——虽然作者在说明贾府在清明有这一习俗后便戛然而止,转而去写藕官为菂官烧纸祭拜了,但我们还可以从书中先前对除夕祭祖的描写中,了解到贾府祭祖的讲究。
除夕祭祖时,先进行宗祠祭祀,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同时还有青衣乐奏,三献爵。礼毕后是庄重肃严的正堂拜影。
众人随着贾母到正堂上,贾敬贾赦立于槛外,各女眷立于槛内。
传菜时,先是由贾荇贾芷接了然后按次传至贾敬手中,贾敬再传与立于槛内的贾蓉,贾蓉将菜传给他的妻子,由屋内女眷将菜传至贾母手中,贾母再捧至桌上。
等所有酒菜都传完后贾蓉则退出下阶,归入贾芹之列的首位;之后则按照左昭右穆,男东女西的规则,等贾母拈香下拜后余下的众人才一齐跪下。
可见贾府祭祖是多么的庄严肃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这样礼数周全的祭祖仪式,这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贾家作为封建贵族在风俗方面的讲究。
虽然清明祭祖时只有贾敬等人前往铁槛寺,女眷并未参与,不过通过贾府除夕祭祖的场景,我们也不难想出尽管清明祭祖的隆重程度不及除夕,但礼数肯定是十分周全的。
此外,明清时期身份尊贵的世族之家在祭祖时,还会使用普通百姓所不能支应的五色纸......
对比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贵族世家与普通百姓在祭祖时存在巨大差异。
——比如祭祖的地点,祭祖的方式,祭祖所需要的东西......
总的来说,贵族世家比普通百姓讲究得多。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较之普通百姓财力更雄厚,得以使用高级精致的东西。
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贵族世家,自小便受封建礼仪教诲,对礼数之类更加注重,因此在节俗等方面就更加讲究。
如今的清明节则很少有像贾府一般讲究的。同时,如今的清明节似乎更注重祭祖,而逐渐淡化了清明的另一个习俗——踏青。
每当我们提到清明,首先想到的便是祭祖,而很少会去和家人朋友踏青。
或许我们也可以像黛玉她们一样,在祭祖后进行一场轻松愉悦的放风筝,但又不必像贾府那般讲究与重视,而是抱着平常心,单纯的感受古人对清明的另一种思想——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