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格力地产公告称,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免税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
(相关资料图)
公告显示,本次“购买珠海免税100%股权”的重组完成后,格力地产将发展成为拥有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及坚持精品化路线的房地产业三大业务板块的上市公司。
市场对此也颇为关注。去年12月份,格力地产宣布重启收购珠海免税后,公司股价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一度飙升至13.80元/股。
89.78亿元收购珠海免税
公告显示,格力地产拟向珠海市国资委、城建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珠海免税100%股权,交易作价89.78亿元,其中以股份支付交易对价76.31亿元,剩余以现金支付。
此番,格力地产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每股发行价5.38元,募资总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存量涉房项目、标的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不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
格力地产称,本次交易将向公司注入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免税业务,联动海洋经济服务范畴,充实上市公司口岸经济业务,形成以免税业务为主导的大消费产业。
珠海免税创立于1980年,是珠海市国资委下属一级国有企业。旗下经营免税店包括珠海市的拱北口岸、九州港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港口岸进境及出境免税店、南宁市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口岸出境免税店等。此外,还有1家进境免税店、4家出境免税店即将开业。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11个月,珠海免税营收分别为11.55亿元、17.76亿元、15.1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8亿元、5.0亿元、1.7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格力地产收购珠海免税,主要是为了补齐业务短板。珠海免税旗下的免税商店多分布在入境口岸,且大部分集中在珠海本地,这与格力地产布局的口岸经济很容易形成协同效应。此外,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同在珠海国资控制之下,免税业务的高毛利率以及特许经营模式可形成格力地产的高壁垒。”
格力地产相关负责人也曾对记者表示,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的重组改革,证实了在“产业第一”战略引领下,珠海市全力提升国企的营运能力和管理效率、做优做强做大国有资本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至2月份,格力地产销售业绩大幅增长,签约金额43.27亿元,同比增长1332%。但目前来看,格力地产“醉翁之意”似乎已不在地产。对于地产业务,格力地产证券部相关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下,地产销售逐渐回暖,上海、重庆和珠海等地均以已有项目的去化为主,新增投资计划将视项目情况而定。”
再续“免税”前缘
早在2020年5月份,格力地产就有意收购珠海免税100%股权。彼时,交易对价122.15亿元,同时拟引入战略投资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向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8亿元配套资金。
不过,随着前任董事长鲁君四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收购被迫暂停。2022年11月1日,格力地产公告陈辉为公司新任董事长。2022年12月8日,格力地产再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重启收购珠海免税事宜。
事实上,自2015年从格力集团脱离后,格力地产就开启了“去地产化”战略,积极尝试转型,在主营地产业务外,布局多元化业务,相继涉足了海洋、旅游、口岸及农业等领域。
2020年5月份,为构建“生物医药大健康”板块,格力地产通过子公司以17.26亿元收购*ST科华18.63%的股权;大消费产业方面,2020年9月份,格力地产豪掷16.51亿元,获得三亚两大“免税概念”地块,用于建设滨海高端旅游零售商业项目。
从财务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公司营收仍主要来自房地产业务。2020年、2021年、2022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房地产业务收入分别为53亿元、63.81亿元、21.48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收入的83.21%、89.95%、78.92%。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去地产化”本就需要时间,再加上地产业务和市场行情有非常大的关系,若房地产交易市场不错,有地产业务的企业相关经营和财务数据都会水涨船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他业务难以和地产业务产生非常强势的竞争优势。不过,免税业务一直是格力地产十分看重的领域,是其未来孵化营收新增长极的重要产业,预计将为其带来良好的盈利前景。
关键词: